2023-12-04 15:34作者:心靈健身房
我們常常相信,兒童的成長需要成人的引導和建構。然而,這一觀念背后是否隱藏了我們對自身的自卑和受壓抑而產生的過度自大呢?人類的幼兒期異常漫長,可能沒有其他動物的幼兒期如此之長。
簡而言之,兒童時期可謂是從零到六歲,甚至延伸到十二歲。而在十二歲時,孩子仍然需要母親的照顧。法律上甚至規定,孩子真正成年的年齡是十八歲。這段時期,兒童處于一種相對脆弱的狀態,需要成人的關懷來協助他們的成長。然而,幫助兒童成長并不意味著成人應該主導塑造他們的精神世界。因為如果是這樣,整個人類的水平都將下降。
兒童時期不是需要成人進行“灌輸”,而是需要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能夠自主吸收。按照這一發展規律,孩子將能夠全面而完善地成長。人的成長實際上是一個心智的成長過程,而不僅僅是智力的發展。智力的成長只是依附在心智成長之上的。
我們在幼兒園里看到一些孩子,一旦開始獨立,父母就可能感到困擾,覺得孩子“太獨立了”或者“不聽話了”。然而,這實際上是孩子成長的正常需求!他們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長,與父母的意愿產生了矛盾。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孩子成長的需求。
要怎樣才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愛呢?關鍵在于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并讓他們意識到您的愛。這需要在了解兒童生命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而不僅僅是從自身的角度或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許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成長,他們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者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孩子的利益出發。這種“愛”的表達實際上是成人對自我的心理和觀念的體現。
為了孩子,很多家長會自稱為“太愛孩子了”,并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然而,為什么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在“無愛”的環境中長大呢?家長可能會辯解說:“我是真心愛我的孩子,我為他們付出了很多,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然而,為什么孩子卻感受不到這份愛呢?
愛孩子,并不是要替代孩子做事情。有些孩子因為過分的呵護而喪失了觸摸、抓、握、扭等基本動作的發展機會,進而影響了他們身心綜合發展的全部內容。比如,讓孩子吃飯可能會感到亂、臟、麻煩,于是成人就可能會代替孩子吃。這樣一來,孩子的發展就會受到剝奪,他們的注意力會被引導到外在,遠離了自我。
怎樣才能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呢?
培養自立心: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動手,即使是小事情,也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
培養自尊心: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培養自尊心。
培養探索精神: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主人,而不是過分干預,這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獨立、有創造力和快樂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