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16:15作者:心靈健身房
在日常生活中,當他人遭遇困境時,我們常常迫不及待地提出建議、安慰,或者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感受。然而,為了真正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學會放下自己的判斷和觀點,全心全意地理解對方。傾聽不僅有助于增進對他人的理解,也為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奠定了基礎。無論他人如何表達,我們都可以用心去領會其中蘊含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1. 給予他人反饋
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后,我們可以主動表達對其理解。巧妙的反饋將幫助他們確認我們是否準確理解了他們的意思。此舉不僅能夠促使對方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情感,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非暴力溝通提倡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以便對方有機會補充我們的理解。這種方式可以更細致地了解對方的想法,例如:“上周我有三個晚上不在家,你說的是這回事嗎?”、“你很灰心?你需要得到肯定是嗎?”、“你是不是想請我幫你預訂酒店?”相比之下,這樣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和深度。
2. 保持關注
在解決問題或滿足他人請求之前,我們應該創造一個讓對方充分表達的環境。如果過早地引入解決方案或詢問請求的細節,可能會讓對方覺得我們只是應付而非真正關心。在談話剛開始時,人們表達的感受通常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為強烈的情感等待表達。因此,耐心的傾聽將為對方深入探討和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創造條件。
以一個例子來說,當一位母親分享她的孩子不愿意傾聽時,我們可以表達理解:“聽起來,你很傷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方法。”這種回應通常會鼓勵對方繼續表達更多的感受和需要。通過持續的關注,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他們所表達的內心體驗,并及時給予反饋。
3. 當我們無法傾聽時
有時候,我們可能因為自身的痛苦而無法有效地關心他人。這時,我們需要坦誠地告訴對方我們當前的狀態,而不是勉強自己去關注。人們需要理解,我們無法給予別人我們自己都沒有的東西。同時,當我們能夠敏銳地感知和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時,我們也能夠更迅速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以更好地關心他人。
總結起來,非暴力溝通強調在傾聽他人時,要用心理解其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給予他人反饋和保持關注是建立深層連接的重要步驟。而當我們自身痛苦難以傾聽他人時,要學會體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便更好地照顧自己,進而更好地關心他人。在人際交往中,真正的傾聽是建立親密關系的橋梁,讓我們更加理解和關愛彼此。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