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16:52作者:心靈健身房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抑郁癥常常是由于社會環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遺傳等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導致大腦器質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抑郁癥患者往往表現出情緒低落、身體不適,其病因復雜而深刻。
許多人誤以為通過調整患者的情緒可以改善其狀況,于是嘗試帶其去歡樂場所,營造熱鬧氛圍。然而,大多數時候這種嘗試都是徒勞的。心理學角度認為,抑郁癥的主要根源在于不良的思維方式,即認知障礙。本文將深入探討抑郁癥患者常見的12種思維陷阱,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抑郁癥的形成和發展。
1. 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是一種典型的抑郁思維模式。抑郁者傾向于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行為,培養挫敗感,同時對負面情緒卻表現得“寬容”。這種思維方式讓患者在追求幸福時自我阻撓,阻礙了積極努力和成就感的建立。
2. 罪責歸己
罪責歸己是一種內疚之母,使患者將生活中的負面事件過于武斷地歸咎于自己。這種思維方式會讓責任感過重,使人難以承受生活的壓力,將負面情緒放大。
3. 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思維方式使患者對人和事物產生絕對化的傾向,表現為對成功或失敗的過分理想化。這種思維方式與完美主義緊密相關,讓人害怕任何錯誤或不完美之處,增加心理負擔。
4. 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思維方式讓患者過分關注一次事件,將其普遍應用于整個生活,導致對生活的極端看法。這種思維方式常常讓人陷入消極情緒中,無法客觀看待自己的實際情況。
5. 選擇性過濾
抑郁癥患者傾向于用有色眼鏡看待生活,選擇性過濾正面信息,更多關注負面情緒或事件。這種思維方式讓人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消極的,增加了抑郁情緒的深度。
6. 災難化
災難化思維方式在看待錯誤和不完美時過于放大,夸大了其重要性和后果。這種思維方式增加了對自身錯誤的負擔,讓人陷入不必要的焦慮和痛苦之中。
7. 歸因偏見
歸因偏見導致對正面事件的外歸因,對負面事件的內歸因。這種思維方式會讓人在正面體驗發生時產生危險的錯覺,將負面體驗過度強化,增加抑郁情緒。
8. 亂貼標簽
亂貼標簽意味著用錯誤來樹立一個完全負面的自我形象。這種思維方式讓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渦,增加了自卑感,使情緒更加低落。
9. 情緒化推理
情緒化推理使人將情緒作為事實的依據,沒有對導致情緒的假設進行質疑。這種思維方式會讓人在情緒低落時產生錯誤的結論,增加了抑郁情緒的持續性。
10. 自我評判
自我評判使人在對自己、他人和事物作出評價時過于主觀,增加了對自身和他人的不滿。這種思維方式限制了個體的自我發展,增加了對自己的壓力。
11. 妄下結論
妄下結論表現為在沒有實證的情況下迅速武斷地得出負面結論。這種思維方式讓人在未知情況下預測出不幸的結果,增加了抑郁情緒的強度。
12. 應該法則
應該法則使人對自己和他人過于嚴苛,增加了對人際關系和個體成就的不滿。這種思維方式讓人陷入自我設定的標準中,增加了生活的壓力。
總的來說,以上這些思維陷阱構成了抑郁癥患者思維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加深了其對生活的負面感知。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了解并糾正這些思維方式,對于戰勝抑郁癥具有積極的意義。建議患者在專業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通過認知療法等方法,逐步改變這些消極的思維方式,以期幫助其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