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1 15:36作者:心靈健身房
診斷精神疾病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僅通過診斷標準和量表。盡管這些是參考方式,但醫生需要全面考慮患者的癥狀、言語和非言語信息,并進行準確的分析和判斷。訪談技術、信息搜集和判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醫生經驗和專業技能。
如何及時察覺抑郁癥或躁狂癥?
了解抑郁癥和躁狂癥的核心癥狀是幫助察覺的第一步。注意觀察“喪失興趣或樂趣”這一核心癥狀,了解抑郁癥和躁狂癥的特點。抑郁癥患者可能表現出情緒低落、失去興趣,而躁狂癥患者可能表現出情緒高漲和活動增多。
易激惹與躁狂癥的關系?
抑郁癥患者也可能表現出易激惹,但原因是不同的。抑郁癥患者的易激惹可能是出于恐懼和自衛,而躁狂癥患者的易激惹可能是由于自視過高和沖動行為。
抑郁和焦慮的區別?
焦慮癥和抑郁癥常共病,但焦慮癥屬于神經癥,而抑郁癥屬于精神病。判斷焦慮與抑郁需要關注病人的癥狀,并根據病因進行評估。同時,抑郁癥和焦慮癥的共存在醫學上是常見的。
誤將正常哀傷當成抑郁?
有時人們會誤將正常的哀傷當成抑郁癥。哀傷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當過度且持續時,可能需要關注。區分正常哀傷和抑郁癥需要考慮癥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容易患抑郁癥的人群?
情感豐富、常哭的人、患有重大難以治療的疾病或其照顧者、工作壓力大、經濟壓力大的人等更容易患上抑郁癥。同時,家族史也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
容易患躁狂癥的人群?
雙相情感障礙與生物因素相關,關注家族史是判斷的一部分。有過抑郁發作的人更容易得躁狂,因為躁狂狀態難以長期維持,常常會轉化為抑郁狀態。
關于躁狂癥的誤區?
雖然輕躁狂狀態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但真正的躁狂可能導致沖動和危險行為。輕躁狂并非“自愈”方法,而是需要專業治療。
抑郁癥自殺的誤區?
抑郁癥患者在好轉時也可能增加自殺風險。病情好轉后,患者可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痛苦,并有能力實施自殺計劃。醫生需要時刻注意患者的自殺風險,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