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4 09:57作者:心靈健身房
在所有為大眾所知的睡眠疾病中,最為奇特的莫過于夢游了。由于其特殊的行為現象,人們對夢游的好奇也遠超其他睡眠疾病。我們今天就來探究夢游背后的神秘之處,以及夢游是如何治療的。在此之前,我們先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夢游是什么?
夢游,又名睡行癥,隸屬于八類睡眠障礙之五的異態睡眠。主要表現為睡眠時突然從床上坐起,并伴有一些刻板而無意義的動作;或者離床徘徊行走,甚至做出一些復雜的行為,如拿取器具、穿衣燒飯和躲避障礙物等。夢游一般持續幾分鐘至半個小時,而后自行終止。夢游者可回到床上繼續睡眠,醒來后卻對夜間發生的事一無所知。
夢游,顧名思義,夢中的旅游。由此我們會想,夢游是否與夢有關呢?很意外,答案是否定的。夢游主要發生于非快速眼動睡眠的第三、四階段,期間人處于深度睡眠的無夢狀態,因此夢游和夢應當是無關的。
夢游既然不是人在做夢,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是夢游最令人困惑之處,也是解釋夢游中的各種現象,進而進行治療的基礎。因此,我們夢游探索旅程中的第一個探究對象是:
一、夢游的成因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已經知道了夢游發生的睡眠階段。典型的睡眠節律按以下程序進行:
由此,我們可以對夢游的成因提出兩點猜想:
01夢游發生于非快速眼動睡眠的轉醒期(由S3、S4逐漸向S2轉變),故夢游可能與大腦的部分清醒有關。
02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夢游發生于深睡階段,過渡向有夢的快速眼動睡眠,而夢是由無意識欲望引起的,猜想夢游可能和人的無意識欲望未過渡到夢時的異常復蘇有關。
我們先來討論第一條:
夢游是否 和大腦的部分清醒有關?
根據現有研究,可以回答:是。
研究表明,夢游潛在的病理生理基礎是睡眠狀態分離,即大腦中部分已處于清醒期而另一部分仍處于非快速眼動期。這種分離的結果是大腦已經能清醒地執行一些復雜、持久的行為,但它還沒有清醒到能對這些動作做出反應。
除此之外,根據現有資料,夢游行動的范圍大部分是夢游者平時最熟悉的環境,而其行為也往往是日常習慣性的動作,這表明,夢游確實和大腦的部分清醒有關。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有些夢游者的行為不能用習慣性行為解釋。如果夢游者對自己的日常行為充滿排斥,夢游時就會往自己不熟悉的方向活動。這種現象該如何解釋呢?對于涉及到無意識欲望的行為,應該請出精神分析,也就是我們剛才討論的第二條:
夢游是否 與無意識欲望的復蘇有關?
弗洛伊德認為,夢游是一種潛意識壓抑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發作的表現。精神分析的理論可以很直觀地解釋夢游癥:
當本我力量積聚到一定程度時,沖破了值勤的自我的警戒。當本我能量消耗后,又重新被自我壓制。為了逃避超我的懲罰,值勤的自我隱情不報,導致夢游者醒來后會對夢游一無所知。
而在一些心理療法治療夢游的案例中,無意識欲望在治療中得到發泄后,夢游癥狀明顯減輕并逐漸消失。
所以,根據以上說法,我們可以站在精神分析的角度,認為夢游與無意識欲望的復蘇有關。我們也可以解釋反習慣性行為的夢游,那就是一種奇特的欲望復蘇。
在上一部分中,我們已經探究了夢游行為的成因,了解了夢游的發作機制,但這仍不足以解釋夢游發生的全過程。
比如,夢游與無意識欲望的異常復蘇有關,但并不是所有無意識欲望復蘇都會導致夢游,也就是說它只是誘因中的一種;而夢游潛在的病理生理基礎是睡眠狀態分離,又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分離呢?
這引出了我們夢游探索旅途中的第二個探究對象:
二、夢游的誘因
結合我們在成因部分所述和查找的資料可總結出以下夢游的誘因:
01精神因素:生活壓力大、情緒壓抑(無意識欲望的異常復蘇)
02精神藥物:非苯二氮?類安定藥物(如唑吡坦,原理為延長深度睡眠時間)、鋰制劑、酚噻嗪類等。此類精神藥物引發的夢游又名藥源性夢游。
03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亂:睡眠剝奪、長期熬夜、反復倒時差等不良的睡眠習慣,會導致深度睡眠時間增加,因此也可能誘發夢游。
04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大部分的兒童夢游屬于這種類型,長大后一般會自行痊愈,一般被認為無需治療。
05神經性疾病:偏頭痛、顱腦創傷、腦炎、癲癇等疾病可能會導致夢游。這種合并了神經性疾病的夢游癥,尤以癲癇為多。可能同為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導致。
06遺傳:夢游癥人群的家庭成員也容易患此病,研究表明夢游可能與遺傳有關。
07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可能誘發非快速眼動睡眠時的異常覺醒,并伴隨復雜性或猛烈的行為,這些行為被視為夢游。
了解夢游的誘因后,我們就可以根據夢游誘因的種類,對夢游進行治療了。
三、夢游的治療
根據夢游的誘因對夢游癥進行分類,我們可以發現,在治療中,有四種比較特別的夢游癥類型:藥源性夢游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導致的夢游癥、神經性疾病導致的夢游癥、精神類疾病導致的夢游癥。
對于這四類夢游癥,可針對性地進行停藥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治療、神經性疾病治療、精神類疾病治療,由于這四種夢游癥涉及了夢游之外的領域,在此就不多做贅述。
其他類型的夢游癥 治療方法如下:
01西醫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增長深度睡眠時間)、三環類抗抑郁藥物等。注意,兒童夢游一般不適合使用藥物治療。原因是鎮靜催眠類藥物作用于中樞系統,而兒童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發育尚不健全,長期使用藥物可能會導致兒童產生依賴性。
02心理治療:
(1)精神宣泄法:即讓心理咨詢師以游戲等手段幫助病人釋放心理壓力,疏通心理癥結。
(2)行為治療方法
①厭惡療法:在夢游時及時叫醒夢游者,并將夢游行為與不愉快的或者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使夢游的動機減弱。
②松弛訓練: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調節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活動,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