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16:32作者:心靈健身房
古人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生天地間,與花草樹木一般,離不開自然精華的滋養。
違背自然規律,也許三兩天覺不出異樣,但時間久了,健康便會亮起紅燈。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
這世間性價比最高的補藥,就是睡覺。
人民日報發布的6張圖,道出了睡覺和年齡之間的關系,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01
建議:家長應注意科學喂養,還需盡量保證嬰兒夜晚睡眠的完整。
不宜夜間頻繁喂奶或換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為小月齡寶寶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02
建議:父母在寶寶睡前1小時先給他們洗個溫水澡,放松全身講個小故事或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也有助于入眠。
03
建議:睡前不要吃東西,臥室不要有過亮的燈或較刺激的音樂。
最好與孩子一起定個時間表,督促他們按時睡覺。睡前讓孩子做些準備工作,如刷牙、洗臉、整理床鋪等。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是在對孩子暗示“該睡覺了”。
04
建議:規律作息,入睡前1小時不要吃東西,中午小睡半小時,對身體更有益。
05
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與腦力減退,或壓力導致的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有關。
除盡可能緩解壓力外,還可以在睡眠環境上下點工夫,如減小噪音、通風換氣、適當遮光等,并選擇10——15厘米高、軟硬適中的枕頭。
仍然睡不夠的人,也可以通過午休的方式補覺。
06
建議: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技能逐漸衰退,長時間躺在床上睡覺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在保持足夠時間的睡眠后,多出去走一走,鍛煉鍛煉身體才是最好的選擇。
晚間睡眠質量不好的老人,需要養成午休習慣,但時間不要過長。
07
睡不好,危害多
1、耳聾耳鳴
睡眠不足易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傷害聽力,長期熬夜可能導致耳聾。
2、肥胖
熬夜的人經常吃“夜宵”,不但難消化,隔日早晨還會食欲不振,造成營養不均衡,引起肥胖或患上脂肪肝。
3、皮膚受損
皮膚在晚10點~11點進入保養狀態,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就會失調,使皮膚干燥、彈性差、晦暗無光,出現暗瘡、粉刺、黑斑等問題。
4、記憶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
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5、腸胃危機
人的胃黏膜上皮細胞平均2天~3天就要更新一次,并且一般是在夜間進行的。如果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休息,會影響其修復過程。
同時,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
6、免疫力下降
經常處于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跟著下降,感冒、過敏等就會不期而至地找到你頭上。
7、心臟病風險
長期“黑白顛倒”的人,不僅脾氣會變壞,內臟也得不到及時調整,使心臟病的患病幾率升高。
08
10個習慣,幫你睡個好覺
1.規律生活
盡量每天同一時刻起床,包括休息日,有助于建立“生物鐘”。建議7:30前起床,22:30前入睡。
2.減少白天休息時間
午休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3.增加體力活動
如做操、跳舞、打太極拳、練瑜伽等,有助于減輕入睡困難、加深睡眠,但睡前兩小時不要劇烈運動。
4.控制視屏時間
減少看電視、電腦、手機等屏幕的時間。
5.控制飲食
不要空腹或飽腹上床,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飲料,比如茶、咖啡、巧克力,盡量戒煙限酒。
6.睡前做好準備
睡前可洗個熱水澡或熱水泡腳;穿寬松睡衣;枕頭高低、軟硬合適,被子薄厚適當;關燈、關好門窗,拉上窗簾,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7.有睡意后再上床
不要過早在床上醞釀睡意。
8.控制起夜次數
睡前兩小時避免進食及大量飲水,以免頻繁起夜。如果患有膀胱過度活動癥,可考慮藥物治療。
9.不賴床
過多賴床會導致睡眠片段化和淺睡眠。
10.提防心理問題
如有心理問題,經專科醫生評估后,可加用抗焦慮藥物。
▽
有句古詩寫得好: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已日紅。
良好的睡眠,是身體恢復、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好好睡覺,也是呵護精力、提升生活熱情的最好途徑。
世界也一直在獎勵懂得好好睡覺的人。
那些具備良好睡眠習慣的人,更容易保持自律,生活和工作效率也高出常人。
他們往往充滿無限活力和充沛精力,支撐自己在人生長河中追求想要的東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