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17:24作者:心靈健身房
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同時也是一門微妙的家教藝術。只有掌握了懲罰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01 孩子沒規矩表現一: 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
有趣"懲罰"方式:
規勸: 先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關注;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沒收心愛的東西: 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為懲罰。
溫馨提示: 先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關注;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讓孩子說出為什么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不要用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避免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后大聲訓斥孩子;言語間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02 孩子沒規矩表現二: 打架、亂丟東西、亂畫、不收玩具
打手心: 用報紙制作一紙棒,外觀可包上一層裝紙;賦予它一個名稱,如警惕棒、陳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為警惕。
幫忙做家務: 準備一條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溫馨提示: 在心情好的時候制作,可與孩子一起討論制作警惕棒的原因;處罰孩子時,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提醒處罰的原因;注意安全問題,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為主,其他部位則應避免。
03 孩子沒規矩表現三: 吵鬧不休
罰坐: 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可取個名字;準備一個時鐘或鬧鐘,計時處罰時間。
排豆子: 準備一個盒子、盤子,里面有紅色、綠色等彩色的珠,幾個塑料罐子;讓孩子在處罰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擺放在正確位置。
溫馨提示: 處罰地點不宜太明顯或正對大門,以免傷及孩子自尊;與孩子講處罰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造成孩子更頑皮的反效果;視孩子的高度來決定墊子高度;處罰完后,詢問孩子被處罰原因,讓孩子自己知道做錯的原因。
04 孩子沒規矩表現四: 喜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動作
畫畫: 依家庭的情況,在固定處擺放一張小桌子;準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
溫馨提示: 當孩子有受傷時,先處理受傷部位再處罰;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可從孩子的畫中了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想法;此為藝術治療法,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
05 孩子沒規矩表現五: 故意從高處往下跳、車上跑跑跳跳
罰站: 在家中規劃一個處罰區,可取個名字,地點以靠墻壁、不正對大門為主;地上鋪上軟墊;準備一個時鐘或鬧鐘,計時孩子處罰的時間。
溫馨提示: 處罰地點不宜太明顯或正對大門,以免傷及孩子自尊;與孩子講處罰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造成孩子更頑皮的反效果;視孩子的高度來決定墊子高度;處罰完后,詢問孩子被處罰原因,讓孩子自己知道做錯的原因。
06 孩子沒規矩表現六: 暴力傾向、說謊、順手牽羊
看書、寫字: 選擇固定處罰區鋪上軟墊或擺放小桌子;在處罰區里面放鉛筆、畫紙、彩色筆、故事書、彩色紙;讓孩子自己先寫字或看書,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
溫馨提示: 當不能馬上放下的工作時,可先叫孩子到處罰區去反省;別怒斥孩子的不是,與孩子先隔離,緩和彼此的情緒;等情緒平復后,詢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07 孩子沒規矩表現七: 不愛刷牙、挑食、亂丟東西
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將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暫時禁止碰觸,作為懲罰。
溫馨提示: 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對孩子說;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當孩子日后表現佳時,恢復其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