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16:32作者:心靈健身房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殘行為在抑郁癥患者中的存在和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分析和專家建議。以下是文章的整理和潤色:
相較于絕大多數的抑郁癥患者,甚至包括絕大多數的正常人,“自殘”這個詞并不陌生,特別是在抑郁癥患者中,尤其是重度抑郁癥患者,其自殘現象更為顯著。
什么是自殘?
自殘既包括肢體方面的傷害,如割腕、劃傷胳膊等實質性動作,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行為,比如故意不做某事,期望以此引起社會或群體的憤怒。自殘的定義十分廣泛,實際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曾經有過自殘的經歷。
抑郁癥患者為什么會自殘?
抑郁癥患者并非必然會自殘,但自殘在抑郁癥中并不罕見。抑郁癥患者的自殘行為通常表現為對生活的消極反應,而終極形式則可能是自殺。在自殘過程中,抑郁癥患者可能產生一種“愉悅感”和“滿足感”,這種心理放松成為他們的一種病態出口。
人們或抑郁癥患者自殘的原因分析
發展異化: 過高的要求導致事物無法按照期望進行,產生自殘行為釋放精神能量。
決斷期望: 過高的期望會帶來過多的失望,使得自殘者產生毀壞事物的想法。
焦慮轉嫁: 無法解決的焦慮情感使得患者采用“無法解決的辦法”處理問題。
策略: 采用一種策略性的自殘,以達到某種目的。
興奮點短路: 通過自虐產生的興奮感和愉悅感,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狀態。
自殺未遂: 自殘可能是自殺不成功的先兆,留下身體上的傷害。
沖動: 當事人無法處理或改變某些事情時,產生對自己的傷害的沖動。
心理因素: 過度的傷害和悲傷無法得到合理宣泄,通過身體上的傷害來轉移精神上的痛苦。
專家提醒
若抑郁癥患者在早期沒有積極治療,病情可能逐漸加重,導致自殘行為甚至消極自殺。建議身邊有抑郁癥患者的朋友或家人及時尋求專業治療,接受精神心理醫生的指導。及時治療可以有效減輕病情,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